我们都知道,在太祖前进的道路上,除了郭子兴外,其他人在他的眼中和一株长在荒野中的竹子没有什么分别。刘备可以为了最后好好地看一眼离他远去的徐庶,命人砍去阻碍他视线的竹子。太祖一样会因此砍掉一个人的脑袋。
至正二十一年、二十二年(1361 年和 1362 年)是多事之秋,也是太祖革命事业的低谷期。革命形势不是特别好。
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一系列事件中看到,
此前,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事件:
二月初一,婺州(今浙江省金华市)苗兵作乱,蒋英、刘震、李福等杀死行省参政胡大海及其子胡关住、总管高子玉,郎中王恺及其子王寅、掾吏章诚皆死之。
二月十一,为了响应婺州叛乱,处州苗帅李祐之、贺仁德,杀死行枢密院院判耿再成,总制孙炎、知府王道同、元帅朱文刚皆死之。
同时,张士诚把握这一有利时机,派弟弟张士信、第一战将同佥吕珍统兵十万围诸全(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)。三月初七,行中书省宁越分省左丞李文忠无兵可援诸暨,听说邵荣率兵讨处州将至,与都事史炳谋曰: 兵法先声而后实。今诸全被围日久,寇势益盛,而我军少,非谋不足以制之。今邵平章来取处州,宜借以张声势,亦制寇一奇也。炳曰: 善。乃扬言右丞徐达、平章邵荣领大军至严州,克日进击,使谍者揭榜于义乌之古朴岭。士信兵见之,果惊,谋夜遁。
太祖的选择是与元朝交好,这其中是有人反对的。
而反对的这个人,其基本属性是: 第一,他痛恨蒙古人,誓和元朝不共戴天;第二,他能左右太祖军事集团的一部分人的走向,是个有分量的人;第三,他应该在这段时间里,获知了郭天叙、张天祐真实的死因。
邵荣、邵肆等人,一开始在元朝义兵军营服役,为什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呢?这其中一定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,这个原因让邵荣一生都痛恨蒙古人。让邵荣等人,跟随郭子兴走上了反抗元朝的起义之路。
回到郭天叙、张天祐被陈埜先摆了一道,结果攻占集庆不成,反而误了卿卿性命。
这时,一同出战的郭天叙、张天祐的部下总管赵继祖,跃马而跑,陈埜先单骑追赶,结果地方上的义兵首领给杀了。
这里有一个问题,就是陈埜先杀死了郭天叙、张天祐之后,应该是已经完成了与太祖之间的默契事项,为何定要杀赵继祖呢?居然已经来不及调集手下兵马,而是独人单骑来追。
说明赵继祖在目击各种不正常的情况后,对于这场战役的真正目的起了一丝怀疑。
1358 年七月,郭天爵伏诛。郭天爵,是郭子兴最小的儿子。郭天叙战死以后,韩宋政权继续给太祖军团掺沙子,给太祖上眼药,意图分化军团。于是授予郭天爵中书右丞(应该是行中书省右丞)。此时,太祖威势日盛、声望如日中天,升行中书省平章政事,封吴国公。郭天爵没有能继续保持郭天叙在军队中的首领地位,心生怨念,一些郭子兴旧部可能因为遭受太祖嫡系压制、升迁速度缓滞等原因,撺掇郭天爵准备做一些不利于太祖的事情,甚至可能实施兵变,遂被诛杀,郭子兴就绝后了。
这件事情,从字里行间就看得到疑点。而且,熟悉太祖的人,都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而且,有一种宿命论的说法就是: 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,都会选择这样做。那么,太祖掌握了这种杀人利器、坑人捷径的话,绝对不是一个王朝的服气。
就像一个人,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境遇,他就会始终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行为方式,也永远是别人眼中的好人。但是,人性是不能在极端的环境中考验。也经不起诱惑。
郭天爵也一样,他本来就是官二代,郭子兴打下来的基业,在大哥、二哥死了之后,就应该是他来继承。结果,生生地被人截胡,换做是你,你会不会气?会不会偶尔发一发牢骚。如果遇到了一些旧识故友,三五杯老酒下肚,在别人的各种挑拨下,眼花耳热后,说出一些过激的话,做些过激的事情,其实都是人之常情。毕竟,不是每个人都像太祖一样,有如此胸襟,如此城府。
郭天叙、张天祐的死亡,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,郭子兴的这些老部下,是不可能跟太祖掰腕子、挑明了去讨要说法。
但是,郭天爵不一样,这时郭子兴仅存的幼子,而且并未做什么大逆不道的坏事,这些必然会在一些人的心中埋下了不满的种子。
1358 年七月,太祖诛杀郭天爵,名义上就是谋逆上。这个借口明眼人都会觉得有问题。这时候的邵荣和赵继祖应该不在同一个地方战斗。从 1357 年六月,邵荣、赵继祖、郭天禄等人同取江阴之后,邵荣挥兵南下,赵继祖则留守江阴,从此天各一方。战事频仍之间,两人也无法深思这郭家之人陆续死亡的背后,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诡计。
直到 1362 年 3 月,邵荣平定了丽水叛乱,回到南京述职。此时,赵继祖正好也在南京。这次的重逢,是太祖有意的促成,还是无意当中的巧合,两个人在南京城里有四个月的时间。
这期间,他们应该一起把酒言欢,畅叙旧情,回顾峥嵘岁月,怀念郭氏父子。两人在夜深人静、无人再旁的时候,应该也在慨叹时运和命理,加入郭子兴未死,则现今该如何如何。假如郭天叙还在,又该如何如何。如果郭三公子尚在人间,时局又会怎样?
突然之间,他们停住了盛满了美酒的杯子,愕然地相互看着对方, 眼中满是惊恐。为什么短短的几年间,郭老大死了之后,他的儿子陆陆续续都死了呢?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士兵,生死无常。他们几乎是一军的最高统帅, 万军之中若想杀之,何其之难?郭天禄无故而死, 让两人又不仅怒气渐生。
陈埜先那恶贼,蒙骗少主去喝酒,阴谋害之。埜先之侄兆先,太祖待如亲侄,恩宠有家,让人心生愤愤不平之意。
无数个疑团, 在两人的相互议论中,渐渐地明朗起来。
他们想起来, 那日擒住陈埜先,帐下老帅宋朝用曾经在太祖跟前听用, 或许知道一二。
一日,邵荣、赵继祖宴请宋朝用, 宋朝用不知何意,欣然前往。不料三杯酒下肚, 邵荣、赵继祖逼问当日太祖与埜先之间的事情。
宋朝用只好道: 太祖释埜先之缚,赐坐与语。埜先许以全军归附, 太祖允之,结为昆季,宰乌牛白马以祀天地,歃血为誓。约共攻建康府,即令还营整兵,以待并进。上
两人听到这里, 焉能不知其所谓也。于是,约定时间, 当面和太祖分辨清楚。
哪知,宋朝用径直禀告了太祖。
由于上述潜在的原因,还有邵荣的地位日趋逼近太祖, 战斗力超强,手下兵士也非常仰慕信赖邵荣,太祖早就有了除掉之想法。